港大论文因AI假文献引发舆论,QS名校拉黑中国境内国际高中;中国留学生前景堪忧…
近日,香港大学社会工作机社会行政学系一名博士发表的有关香港生育率低迷的论文;
其作者包括港大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叶兆辉、统计与精算学系副主任屈锦培等!
该论文被发现大量引用不存在的文献,被怀疑相关参考资料由AI生成。
众人关注的点在于,该论文参考文献中61篇有24篇都是AI虚构,且其中甚至有署名为叶兆辉本人的文献。
针对此事叶兆辉老师的回应是:
整篇论文内容并无问题,且已经通过两次学术审查,并强调自己已经发布百余篇论文,“多一篇不多,少一篇不少”没有必要铤而走险!
叶兆辉老师形容,涉事博士生一向表现良好,此次是首次尝试以AI辅助整理引用文献,虽然对其一时疏忽感到失望,但仍会给予第二次机会,并让其修读有关AI应用的课程,以加强学术引用及资料核查能力。
这种对于本次事件的回应和对博士生“高高拿起,轻轻放下”的态度也引起大众争议。
更是有网友发现,该论文不止DOI出错,论文年份等也是错误的!
目前正是英国院校毕业季,被指控AI学术不端的学生非常焦虑,甚至港大的本硕学生用AI生成虚假文献也会被要求重修或开除。
然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却能够将内容修改后继续在期刊发表,相对于港大对本硕学生的要求非常“不合理”。
对于PhD的AI学术不端要求即使不能严格,也应该和本科及硕士生一样。
在我们处理过的case中,61篇引用24篇造假,放在普通学生身上开听证会也比较困难,最好的结果就是重写重交。
而在大家纷纷表示该处理方式过于“温和”且不符合标准的背后,是中国留学生甚至是学术的“信任危机”!
从前年的英国院校对中国学生的QC审查开始,到后面澳洲院校数次对中国留学生申请材料及学习成绩的反查;甚至港大自己在A-Level泄题事件屡禁不止后就更倾向于IB项目。
就在昨天,QS世界第58,亚洲排名第15的高校马来亚宣布:中国学生申请马来亚大学本科,不再接受OSSD、AL及外部预科成绩;仅认可国内高中毕业证+高考成绩,或该校自设预科课程。

其中,高考成绩需要达到满分的70%及以上,需要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出具的官方高考成绩验证报告。
针对此次政策调整原因其中就包含太多的作弊让高校无力甄别真假,只能一刀切全面拉黑;毕竟禁止了AL没禁止IB不是?
即使马来西亚留学在刻板印象中留学生不多,但其实近两年已经有很多学生会选择马来亚作为保底。
而现在,这样的机会已经完全失去;让人唏嘘的同时也让人思考:是什么让中国留学生的境遇越来越差?
这种“前人砍树,后人遭殃”的操作,我们还要经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