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联申如何避免“英美联失”?告诉你高校想要什么样的申请者!
由于主流留学国家政策等不确定的影响,现如今,“多国联申”已成为超半数考生的选择。
这种趋势的背后,不仅是留学生和其家庭对全球教育资源的综合考量和利用,更是给留学进行“兜底”。
但“多国联申”就意味着要面对时间规划复杂,材料差异化等问题!
虽然申请流程看似大同小异,但每个国家各个高校都对自己的“申请者”有所要求!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英美高校想要什么样的申请者!
英国:基于学术的筛选
英国大学是基于学术,通过成绩-学术深度-文书-笔试&面试来筛选学生。

如果一个学生成绩不行,竞赛科研做的再好也不行;但如果一个学生,成绩和背景都很好,但文书写偏题,也会被英国院校拒绝!
近几年G5院校的门槛逐年提升,好成绩已经是申请的标配;而对专业的了解的深浅,逐渐成为申请者的核心竞争力。
以英国名校的面试为例,大部分是以专业讨论为主;面试官会就PS中提到的某个知识点进行深入追问。
或者给你一个全新的问题,观察你如何进行拆解,思考,分析并进行合理,有逻辑的阐述。
所以,如果你能做到对某个学科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享受在知识深度上的钻研,那么对你来说,英国院校就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美国:立体,鲜明的个体
与英国的“专”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大学更渴望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个性鲜明的个体。
如果想要申请美国的院校,你更需要的是向学校全方位的展示你自己,而不是就某一学术问题纵向深入!
美国院校在考察申请者的时候讲究的是“全人考察”:即你的成绩,你参与的项目活动、获得的荣誉和申请文书等细节。
但这些并不能简单的进行叠加,你要凸显的是你的学术潜力和个人特质!
且这个特质正好跟你要申请的院校是匹配的,是契合的,这样才能让院校提起兴趣。
综上,如果想英美联申的同学,需要同时具备“学者的思考”和“优异的活人感”。
美国的面试跟英国的面试也不同,表现的好坏跟最终录取没有太直接的关联,可以聊各种人生经历,而不是只能探究学术。

图表来源:自制
英美联申对于那边“多边形战士”学霸比较适用,更多的人会选择英澳或者美加,或者单带一个香港。
而澳洲跟香港的要求都大差不差,香港因为兼具英美申请特色,因此对学生的成绩和课外活动都比较看重!
以上,道道只是节选了部分地区的一些特点,而多国联申的精髓其实是: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各地区特点,更多的进行尝试罢了。
如何让你的多国联申策略更精准,更高效呢?欢迎咨询我们专业的顾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