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校录取改革,名校都想要什么样的学生?
当曼彻斯特大学对90分的985学生说“不”,当能申牛剑的材料却被IC拒绝,以前无往不利的“高分政策”,现在好像变成了只是录取的条件之一。
纵观全球高校留学生录取,美国藤校等在各种改革后重启标化成绩考核;英国高校的文书已经调整成院校更想要的方式;香港院校在保持高分要求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学生的材料真实性……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通过近几年的录取变革,名校想要什么样的学生!
英国院校
英国大学看重学生的平时成绩,尤其是绩点,它是衡量学生学术表现的重要指标!
英国大学在审查绩点时,会关注学生成绩的持续上升趋势,尤其是专业课成绩。
由于专业课通常安排在后期,如果学生的成绩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或大幅度提高,这表明学生在该领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除了绩点外,还非常重视面试成绩,对于那些绩点不足但是文书写的非常优秀的同学有时会“网开一面”!
而在录取的时候,在绩点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文书的好坏就是录取的关键条件!
英国G5+王爱曼华+LBS这些学校对文书是非常看重的!
IC帝国理工:在英国院校中对文书是最看重的!需要根据不同的问题来重置整个问题的内容布局,除了本身的PS要求外,系统申请要求中还会有额外的对于Career规划部分的描写。
LSE伦敦政经:LSE没有面试,因此除了学校和绩点,核心就是文书!LSE的文书侧重学术力,需要你强力的体现你申请的动机以及对申请专业的解读。
KCL伦敦国王学院:KCL的文书风格比较多变,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要求每年都在改变,难度绝对在英国排前三;尤其是商学院和传媒学院,因为申请人数查得严,因此要求极高!
除了以上三个学校,其他像华威、曼大、爱丁堡这几个也特别看重文书。
当然,UCL也比较看重文书,主要是因为UCL跨专业的比较多,很多学生表达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想申请这个专业,为什么跟这个专业契合。
对于文书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滴滴道道,我们可以再出一篇英国留学文书的特殊要求。
美国院校
跟英国院校要求不同,美国院校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这个学生能完成学业吗?他们会主动采取行动并产生影响吗?
换句话说,就是:美国院校的招生放在第一位的是对未来潜力的综合预测。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看:
地理多样性:顶尖大学往往希望学生群体能覆盖全美和全球,而不是集中在某几个大城市。
学科兴趣的平衡:比如选科的时候,你就需要注意文理搭配,不能偏科!在专业选择时,如果某年某个专业爆满,那么招生委员会可能会“人为调整”给冷门领域更多空间。
性别和背景:文理学院常常会倾向录取更多男生来平衡性别;理工科院校则可能希望更多女生。
很多优先级的东西并非公开宣传,单从每年的招生数据、报告等文件中能看到蛛丝马迹。
而跟英国院校一样,每个院校也有自己最关注的点:
MIT:不仅是“学术强”,还强调“动手实践+改变世界”;申请中,独立项目、黑客精神、社会问题解决会比竞赛更能加分。
耶鲁:致力于“自由交流和公共领导力”所以耶鲁的学生一般都“思想开放”且拥有公共参与的经历。
斯坦福:强调“学术活力”,想看到学生主动发问,跨界探索的精神。
类似以上这些点,在申请的时候进行挖掘,则会让你的申请更有深度,更容易被录取。
其他地区院校
除了美英,其它地区的院校也各自有各自的偏向,香港院校对成绩的要求是出了名的。
而在新加坡,对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这两所内地学生的两所梦校,它们更看重的是本科背景;前两年甚至只录取985/211的学生。
其实这一切都其实概括出来无非是一句话:高校现在需要的是与学校风格一致,能够共同成长,彼此成就的学生。
只要你知道你想申请的大学想要什么样的学生且努力完成要求,那么成功录取的可能性就很大!
不清楚的也没关系,大家可以咨询我们的顾问老师聊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