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报》英国大学排名发布!香港城市大学退出高考统招!澳洲2026年国际学生配额增加!
《卫报》的排名体系共有8大指标,且覆盖学生完整求学周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2026版排名的数据主要来自2023/24学年,比如教学满意度和反馈用的是最新的2025全英学生调查。
与《泰晤士报》和CUG并列,《卫报》排名并称为 “英国本土三大排名” ,是英国学生本科阶段择校的主要参考依据。
2026年《卫报》英国大学排名呈现“稳中有变”的特点。
牛津大学继续稳坐榜首,以100分的满分成绩,圣安德鲁斯大学蝉联《卫报》榜单第一的位置。剑桥大学紧随其后保持第二,LSE位列第三,排名第四,构成前四阵营。
杜伦大学成功逆袭帝国理工,闯进前五;帝国理工学院跌至第六,但就业依然亮眼。华威大学排名第七,巴斯大学排名第八。
在TOP10院校中,最大的黑马是伦敦艺术大学,从去年的第13名强势上升4名,首次冲进第九,成为艺术生的利好消息;伦敦大学学院则位列第十。
另一所表现出色的学校是埃塞克斯大学,其去年还在第23名,今年直接飞升到第12,进步了11名,是进步最快的学校。谢菲尔德大学稳步上升至第16,口碑持续走高;爱丁堡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同样小幅上升。
留学生应如何调整选校策略?
最重要的是打破对QS等世界大学排名的盲目迷信。不同的排名有不同的侧重点。
▸ 如果你追求尖端科研和全球学术声望,希望师从诺奖大牛,那么QS和THE世界大学排名依然是重要的参考。
▸ 如果你更看重在校期间的学习体验、希望获得高质量的教学、并计划毕业后在英国寻找工作,《卫报》、《泰晤士报》和《完全大学指南》这三大英国本土排名,其参考价值更高。
02 香港城市大学退出高考统招,开始独立招生!
香港城市大学宣布,自2026学年起退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改为“内地高考单独招生”模式。
这一变革将直接影响计划申请2026年入学的内地高考生——他们不再能通过填报高考志愿的方式报考港城大,而需直接向大学提交申请。
统招与独立招生两种路径存在根本性差异:
▸ 在统招体系下,港城大的录取集中在提前批次。考生统一填报高考志愿,即便在提前批次未被录取,仍可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进入其他内地高校。
▸ 独立招生则完全不同。考生需按照港城大的要求提交入学申请,并参加学校可能组织的面试。学校将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和面试表现等择优录取。
根据港城大公布的信息,2026学年内地招生暂定11月中开始接受申请。
申请时间线可能如下:
- 11月中:港城大官网开放申请通道
- 2026年6月:高考后补充成绩及英语单科分数
- 6月底-7月初:热门专业组织线上面试(参考往年28%淘汰率)
- 7-8月:发放录取通知,需缴学费20%-50%留位费
申请者需直接通过港城大官方网站提交入学申请,并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申请材料要求——独立招生后可能新增个人陈述、推荐信等材料。
面试环节需要特别准备。全英文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重点考察逻辑表达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申请者可参考港大等校的面试真题进行练习。
03 澳洲留学重大利好!2026年国际学生配额增加!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官方公告明确了2026年国际学生国家规划名额为29.5万。这一调整反映了澳洲政府在平衡教育出口收入与社会资源压力之间的谨慎考量。
公立大学可以申请额外扩招名额,但需满足两项关键条件:
一是深化与东南亚地区的教育合作,以呼应《澳洲—东南亚2040经济战略》;
二是提供充足的学生住宿资源,以缓解当地住房压力。
三项豁免政策直接惠及部分留学生群体。
以下三类学生不计入29.5万配额限制:
- 在澳大利亚完成中学教育后升入高等教育的学生;
- 通过合作预科机构或TAFE学院升入公立大学的学生;
- 因原教育机构关闭而被迫转学的学生
▌申请策略建议
▸优先选择“双保障”院校——那些与东南亚合作紧密、住宿配套完善的大学。这类院校不仅更容易获得额外配额,其学生体验也因住宿保障而提升。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大型公立大学在这方面更具优势。
▸善用豁免配额限制的升学路径。对于尚未决定留学路径的学生,考虑通过澳大利亚中学或预科课程作为跳板,未来升入本科时可规避配额限制。这种“本地升本地”路径在新政下更具政策优势。
▸关注2025年10月的配额公示。澳大利亚教育部将于10月公布各高校的具体配额分配方案。申请者应密切关注这一关键信息,以便针对性地准备申请材料。
▸尽早准备并提交申请。尽管配额增加,但申请人数预计也会同步增长。澳洲高校普遍采用滚动录取机制,早申请者通常有更大机会获得录取。
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升学路径,才能最大化利用新政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