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需要从英国进口粮食?

2018-08-20

8月15日,据英国知名农业网站Farminguk 报道,最近,中国谷物买家代表团访问英国,并与英方探讨了进口英国粮食的新机会。

在为期四天的访问中,代表团参观了英国农场和谷物商店。并且和英国工业界代表,英国农业部(Defra)官员进行了会面。

事后,据谷物营销主管(ADHB)Dorit Cohen表示,此次中国代表团访问,表达了中国市场的需求和要求,为英国谷物出口到中国提出了很多宝贵的见解。她说“我们目前正在与中国农业部进行讨论、审查现有协议来促进贸易的尽快实施。”

相信很多人在看完新闻后觉得很不可思议。我们居然去英国买粮食了?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居然还要卖粮食给我们?这就像青岛人跑去新疆买海鲜,江苏人跑到云南买大闸蟹……

这背后到究竟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让中国不得不去英国购买粮食呢?

其一,中国的粮食缺口在不断加大

2003年,中国粮食生产“十连增”的起始年,当年产粮4.3亿吨,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34公斤。中国生产的粮食勉强够吃。粮食进出口基本持平。

2009年,中国生产粮食4.84亿吨,这一年是中国粮食连续丰收的第6个年头,可这一年中国消费粮食4.97亿吨。中国的粮食消费增长更快,从勉强够吃到不够吃了。这是因为中国人吃得好了,中国人食谱中的肉奶蛋比重加大了。2009年粮食消费的缺口高达1300万吨。这种入不敷出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丰年尚且不够吃。

2010年8月,中国的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高达两位数。中国的粮食价格已经大大高于国际粮食市场的粮食价格,本来中国的粮食在丰年都难以糊口,可现在,即便有点盈余,也没法出口了。

2013年,国产粮食达到历史最高峰的6.01亿吨,与2003年相比,整整增加了1.4亿吨。增幅可谓不小。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25公斤,却更加不够吃了。2012年,中国净进口粮食7000多万吨。不过两年,中国净进口粮食增加了490%!目前,中国三大主粮的净进口(进口数大于出口数)已常态化。

在过去几年中,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都在翻倍增长。中国的玉米进口在2012年达到520.7万吨,小麦进口达368.9万吨,大米则达到231.6万吨。此前的两年,中国玉米的进口分别为157万吨和175万吨,翻了好几番。

据农业部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上升到5.54亿吨。缺口将加大到1亿吨以上。这表明中国既不是农业生产的大国,也不是农业生产的强国。中国正在成为农产品的纯进口国。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中国的耕地面积在以每年4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虽然中国不甘心沦为粮食纯进口国,但农业部官员认为,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结束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这种局面。

中国过去一直努力要把粮食进口控制在5%以下,现在看来,没能做到。政府转而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业内认为,农产品也会像石油一样出现问题,成为农产品的纯进口国。中国将不惜一切代价,保证粮食供应的安全。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3年世界粮食安全指数报告》,西方国家占领了全球粮食安全系数排行榜第一梯队,中国则位列第42位,大大领先于中国的,包括粮食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18位)和韩国(24位)。如今,中国的双脚已不可避免地踏上了海外粮食进口的疆土。

据中国海关总署2018年1月23日公布的粮食进口数据显示,中国2017年累计进口粮食13062万吨。其中稻米大豆进口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小麦进口量不断增加,玉米进口量下降。而2017年小麦累计进口442万吨,较2016年增加了29.6%。预计2018年会继续增加。

其二,原来的进口国出现问题

今年中国主要的两个小麦进口国:美国、澳大利亚都在闹幺蛾子。因为中美贸易战的缘故,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局势不断紧张,从美国进口粮食的成本不断增加。而澳大利亚则是由于受今年干旱的影响,粮食收成不好,所以澳大利亚很多农民不愿意出售他们的粮食。

我国自2014年开始粮食产生产由于受到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的约束,产量增幅连续三年开始下滑,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大,就是自这之后,我国对进口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为了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又在全国建立了储粮仓库。一面在进口粮食满足,一面又在不断储存粮食。

就是在这种美国、澳大利亚不愿意卖给我们粮食,而我们又对粮食的需求很大的情况下,我们为了拓宽自己的粮食进口渠道,所以才想到了英国。毕竟蚂蚱再小,它也是块肉。

据了解,中英双方都很重视此次贸易,据英国政府相关官员表示“我们必须利用努力利用一切,为中英两国创造新的贸易机会

而在不久前,中国才取消了对英国牛肉进口的禁令,这对英国来说,未来五年估计可以增加2.5亿英镑的收入。再加上此次小麦出口的机会,这对处在脱欧悬崖边上的英国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而对中国来说,既解决了粮食进口的问题,又加深了两国的友谊,两全其美。

综合来看,对双方来说这都是一件互利共赢的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