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判断留学申诉中介是否靠谱(二)
【前情提要:因为挂科等原因无法拿学位时,申诉是一个重要的机会,来挽回失败或争取更好的结果。但申诉市场中存在很多不靠谱的中介/个人。本文旨在分享我作为行业开 创者的经验,为留学生及家长们提供警示和建议。】
今天讲实战。申诉机构鱼龙混杂,话术繁多,这篇文章将揭露不靠谱机构的特征,并教会你用三条判断标准,快速筛选出靠谱的机构。
【不靠谱机构的普遍特征】
1、 说话没有学校具体政策依据
2、 一昧承应学生诉求,实则为了签单胡说八道
3、 不了解学生情况(如,学校、专业、年级、具体情况等)就劝学生签约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同学回国后,想把线下补考申诉为线上补考,或者申请在国内考场考试。
前者,线下考试是无法申诉为线上考试的,因为线上考试的监管更为宽松,学校如果同意,对线下考试的同学就非常不公平,也会导致其他同学申诉学校的流程错误。学校为了避免麻烦,基本不会同意这种诉求。
后者,部分学校专业(如kcl的部分专业)开设了国内考场,是可以申请的。但是,每个学校情况不同,比如ucl只允许线上项目的同学或签证被拒的同学不用回英考试,其他情况都不认可。有的机构忽悠学生说ucl的EC部门在exam部门之上、学生ec通过可以申请国内考场,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而一应迎合学生想法的申诉中介就会说,这些都可以做。结果当然只能是失败,学生不仅浪费了金钱,还浪费了宝贵的申诉机会。
真正可以成功的申诉,一定要基于学校政策基础,加上专业的处理水平和丰富的经验,为每个同学按情况定制专属方案,加上能开具经得起学校考证的证据材料,这也是我们成为申诉界“常胜将军”的秘门。
在这一行,我们能选择和他们一样乱说抢单,但我们选择不乱说,不胡说。我们坚持良心,实事求是,实话实说,比起kpi,我们更注重自己的名声和气节。可惜,因为正是这样的我们,说出的都是逆耳良言,所以一些学生听我们说不能如此申诉、又听其他机构说可以如此申诉,就想赌一赌,让他们做了,结果不出乎我们所料,他们做失败了,学生又找回我们。此时不仅学生要花更多钱,申诉也比头一次要审核严格得多,其实是很没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