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水土不服”怎么办?敞开胸怀面对文化差异

2016-10-20

   “作为一名归国留学人员,虽然国家给了我很好的支持,但还是遭遇了‘再本土化’的过程,碰到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

 

 

  曾在日本求学和工作近20年的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陈晓勇描述自己回国后的经历。

  “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我们是在国外度过的,回到祖国后,发现自己居然在故乡‘水土不服’了。”

  在中央统战部日前组织的“第三期归国留学人才研修班”上,很多海归精英们这样说。

  对于选择全职回国效力的他们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必须破解的问题。

  敞开胸怀面对文化差异

  怀着一腔报国理想的海归精英们纷纷表示,回国后,不仅深感生活条件、工作节奏与国外有较大差异,在办事程序、沟通渠道与人际关系方面也存在很大不同,需要一个重新认知与适应的过程。

  对这些海归精英们来说,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的不适应,都还好说。

  “最大的冲突来自文化差异。”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这样说,“比如学术文化,国外学者对任何问题都会直接讲出自己的看法,哪怕还很不成熟,也言无禁忌,而火花可能就由此产生。但在国内学术圈里就要有所顾忌,很多时候只好选择不发声。”

  的确,在国外多年的求学、工作和生活经历,难免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思考方式,甚至是价值标准。

  如何在自己的祖国尽快消除中外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呢?

  “一定要放开心胸,正确认识国内外的文化、国情、人情的差异。”

  中科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回国多年,对金李遭遇的困惑也有深切体会,他说:“由于中外文化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很多时候差异没有对错之分,要学会理解与沟通,找到共识才能共进。”

  实实在在地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才是最大的爱国

  为了“索我理想之中华”,钱学森、邓稼先等留学前辈在国家最困难之时回国效力,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如今,传承留学报国传统,成为新一代留学人员的共同信念。

  “从国外到国内,从一名单纯的科研人员到一名统领国家级战略的科研统帅,钱学森先生是怎样实现这个巨大转换的?”

  这是金李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折射出很多海归精英面临的现实考验——回国前后,环境、文化、平台都有巨大不同,如何切实把爱国之情转换为报国行动?

  从对钱学森事迹与精神的学习中,海归们慢慢悟出:钱学森的成功在于敞开心扉去适应自己的祖国,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有效统一起来。

  “少一些牢骚与批评,多一些善意与建设性,实实在在地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才是最大的爱国。”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黄瀚说。

  主动接受组织关怀与引导

  因工作忙成了“空中飞人”的80后创业者夏欢,接到内蒙古自治区委统战部问询“是否能拿出一周时间参加中央统战部的研修班”时,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我一定会去参加!”

  曾经在英国留学6年的夏欢,投资8亿多元在河北唐山和内蒙古乌海创建了两家企业,好几个产品已经在产量上达到世界第一。

  “我们太需要得到来自组织上的关怀与引导了。”他说,“企业做得越大,就越需要充分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这正是我们的短板。”

  夏欢的困境,也是海归们的普遍现实——很多人都是党外人士,也没有进到体制内工作,对国情和大政方针不够了解,直接影响到了创新创业的开展。

  而分布在各地各行业的海归们,所能共同找到的组织,就是欧美同学会。

  作为广大留学人员之家,欧美同学会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2016年8月,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建设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欧美同学会建设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在祖国的怀抱里,我们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

  兼任南京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的黄维说,“欧美同学会这样的团体,对大家的留学报国之路给予引导与支持,是破解海归‘水土不服’的重要途径,必将引领越来越多的海归精英聚力中国梦的实现。”